清華大學何繼江博士蒞臨芯能科技授課
2018年8月9日,芯能科技邀請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何繼江博士蒞臨公司舉辦光伏政策研判與市場機會分析講座。公司電站事業部主管以上人員,其他各職能部門經理以上人員以及部分青年骨干共計80余人參與了本次講座。
何繼江博士,系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政策發展研究室主任,長期致力于低碳政策、能源政策、能源互聯網研究,擔任國家發改委基礎產業司“分布式能源發展與利用”課題、國家能源局“能源互聯網應用與人人光伏發展研究”、“能源互聯網行動計劃預研”等多個課題的主要負責人、專家,參與執筆撰寫國務院參事建議,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多年的研究實踐經驗。
531光伏新政出臺后,光伏制造業進入了寒潮,國家補貼的光伏項目、補貼力度大幅削減,一時間,市場急驟降溫,光伏行業大多出現迷茫與焦慮,光伏行業的出路在那里?531光伏新政出臺的初衷又是如何?整個光伏行業唱衰分布式光伏的聲音四起。正是在這迷茫時期,公司有幸邀請到了清華大學何繼江博士,為我們站在政策的角度解讀531新政,客觀分析當前的光伏行業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基于對能源革命和光伏政策的深入研判,何博士認為分布式以其閑置資源利用、就地消納、清潔環保、節能減排等優勢,是整個光伏應用領域最具潛力的能源方式。講座內容主要包括國際光伏發展情況、531光伏新政策解析、光伏政策研判和對策分析。在他看來,光伏行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加速去補貼進程,隨著行業的技術進步,分布式發電成本持續降低,分布式光伏行業可以獨立發展,這也是分布式發電市場化的必然進程。
光伏新政之下,企業難免會受到沖擊,芯能科技作為以分布式光伏為核心的光伏企業該如何應對現狀,未來發展方向在哪里?講座中何繼江博士認真分析了行業發展趨勢,為我們展現了光伏行業廣闊的市場前景。他認為,首先分布式發電應探索更多領域,不僅局限于屋頂,還應與鐵路、公路、道路、停車場、農業、漁業的深度融合,并融入沙漠、荒漠、戈壁等生態治理,通過技術進步研發適用于不同場景的光伏技術。其次,未來能源互聯方向是分布式發電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結合互聯網、物聯網技術,打造分布式光伏裝機資源匹配平臺、分布式光伏運維平臺、光伏發電量交易平臺和光伏金融平臺等,推進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探索靈活、便捷、合理的交易方式。他以Jado綠能俠為例,闡述了分布式光伏資源的互聯網平臺該如何運作,讓大家更加直觀的理解能源互聯的概念和操作模式。
講座時間一再延長,最后安排的互動環節,多位領導和技術骨干紛紛提問,何博士有針對性一一作答,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在一問一答之間展開了一場思維碰撞的饕餮盛宴。
本次講座通過何博士的深度解讀,進一步增強了與會者對光伏新政的理解,更加堅定了對分布式光伏廣闊市場前景的信心,并對未來分布式創新發展方向以深刻啟迪。芯能科技將結合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向分布式相關方向的多個領域進行延伸,積極探索光伏產業的新型經營模式,整合各項競爭優勢,實現公司在新能源產業中的蓬勃發展。
- Previous“八八戰略為指引、譜寫發展新篇”專題黨課
- Next芯能科技組織員工開展意外急救知識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