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能科技上市不足一年,融資超6億,借力資本尋突破
(記者 祝佳)上月底,芯能科技(833677)宣布,公司本次發行4427.6萬股股票,發行價為6.78元,共募集資金3億元,杭州鼎暉新趨勢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是本次增發的唯一認購人。
這是繼去年9月30日芯能科技新三板掛牌以來,第三次成功定向增發,截至目前,融資超6億元,成為海寧新三板掛牌企業中的融資“大佬”。
接軌資本市場,讓企業主營業務爆發式增長。眼下,嘗到“甜頭”的芯能科技,已開始準備IPO(首次公開募股并上市)材料申報,這將讓企業踏上新的發展之路
芯能科技的紅獅寶盛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企業供圖)
3億定增被鼎暉“包攬”
浙江芯能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主營分布式太陽能發電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這次定增,讓鼎暉“一見傾心”,一舉包攬3億元,令別的企業無機可乘。這筆資金,將讓芯能科技提升分布式電站的自持比例并補充企業流動資金。
“企業分布式電站開發模式分兩類——客戶擁有、企業自持。提高自持比例,意味著企業將獲得更穩定的收益和現金流,搶占優質資源,夯實企業發展基礎,提高企業整體經營能力和綜合競爭力。”浙江芯能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沛濤說。
2014年,芯能科技成功實現以分布式發電拉動產品制造戰略轉型。截至目前,企業累計完成純屋頂分布式電站并網近400MW,目前已成為全國分布式光伏行業的龍頭。
去年9月30日企業新三板掛牌后,先后發起三次定增,分別融資2.6億元、4431萬元和3億元。其中,第一次定增與本次定增,均在股市相對低迷之際發起,并取得成功。
掛牌不足一年,融資超過6億元,數額之大成為全省新三板掛牌企業一枝獨秀。
資料顯示,杭州鼎暉新趨勢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成立于2015年8月24日,注冊資本為22.6288億元,曾花大價錢將南孚電池送上新三板,曾參與投資民生銀行、亞信集團、易趣網、3721、金融界、展訊、江西賽維、奇虎360等知名企業。
轉型讓企業迎來春天
在不少行業龍頭破產重整的情況下,芯能科技靠什么獲得鼎暉3億元重金投資?
成立于2008年的芯能科技,在2014年前,是一家傳統的太陽能光伏產品制造企業。
作為一種新能源,太陽能極具發展前景的事實毋庸置疑。但由于相比于化石能源成本較高,且用電成本又與居民生活壓力相關。因此,這個行業從一開始發展就與政策的支持密不可分。
政策的支持和市場的需求一旦吸引企業蜂擁而上時,行業產能就會過剩,前些年,光伏行業深陷泥潭,一批企業就此倒下。
2014年,公司將業務的重心從傳統的以硅片等太陽能產品研發與生產為主,轉型升級為以提供分布式太陽能電站整體解決方案及服務為主。
這樣轉型有什么好處?劉沛濤說,通過轉型,企業抓住整個太陽能光伏行業的核心,即包括光伏電站的載體資源、并網方案設計、后期運營維護方案設計以及相關數據分析、線上監控等資源的有機整合能力。掌握一個行業發展的核心并持續創新,企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與集中式太陽能電站相比,分布式光伏電站具備充分利用閑置屋頂資源,發電就地消納等優點。
轉型讓企業重迎春天:2013年虧損4994萬元,2014年凈利由負轉正,并盈利1276萬元。
接軌資本市場 主營爆發式增長
事實上,轉型后的芯能科技很快就吸引了資本的注意。去年4月,股東背景深厚的投資機構工銀瑞信以每股7元的價格認購了芯能科技增發的300萬股。
接軌資本市場,讓企業主營爆發式增長,嘗到了甜頭。
“對企業發展而言,資金支持至關重要。”劉沛濤分析,掛牌新三板打通了融資新渠道——定向募集資金,6億元的定增融資,將進一步促進公司主營業務快速發展,為公司可持續發展夯實基礎。
2015年,公司實現營收16.4億元,盈利1.33億元,比2014年分別增長88.72%和938.67%。
在人才隊伍引進和培養方面,企業“兩手抓”,芯能科技大力從外引進高端人才和培養自身人才隊伍。從2015年以來,企業先后從中國南玻、中興通訊、中國中冶等上市公司引進多位高管及核心技術人員,進一步充實和提升企業整體管理水平。
上市擴大企業品牌的影響力,加速企業規范化發展,為企業引進人才、加強科技創新加重對接資本市場的“砝碼”。
據了解,去年10月,企業已向浙江證監局申請IPO輔導,預計今年下半年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提交IPO申報材料。 對企業而言,發展之路將發生“質”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