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電站
專注于分布式電站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為用戶提供一流的
光伏系統解決方案
分布式光伏電站業務按照設計、施工和安裝方式的不同,分為BAPV(在現有建筑上安裝光伏組件)與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兩種形式,以上兩種形式皆是利用屋頂資源開發分布式光伏電站實現光伏發電。
工商業分布式光伏根據消納模式的不同,分為“全額上網”模式和“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公司專注于“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電站的投資運營,通過銷售光伏電站所發電量,從中獲得穩定的發電收入。根據“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原則,公司與屋頂資源業主簽訂能源管理合同,以業主需求為導向,在電站建成運營后,所發電量優先供應屋頂資源業主使用,給予屋頂資源業主一定的電價折扣或者支付屋頂資源業主一定的租賃費用。若電站所發電量供屋頂資源業主使用后尚有余電,則余電全額上網。
安裝容量: 10000m2≈1MWp | 年發電量: 1MWp≈100萬度/年 |
每年節約標準煤 ≈360噸 | 每年減少排放: CO2≈1000噸,SO2≈30噸 氮氧化合物≈15噸 |
并網模式 自發自用、余電上網 | 用戶高壓配電柜類型: 高供高計(中置柜、環網柜) 低計用戶 |
并網種類 高壓并網(10KV、20KV、35KV和110KV),低壓并網(380V) |
光伏組件覆蓋屋頂,對屋頂具有保護作用,有效減緩屋面老化;同時光伏組件具有顯著的隔熱效果,有效降低室內溫度,改善作業環境,節約用能成本。
混凝土屋面采用預制條形混凝土基礎,直接安放在屋面上,不對屋面進行二次破壞,確保屋面不漏水,并起到有效隔熱作用,每平方米荷載小于50kg。
彩鋼瓦屋面采用鋁合金夾具,直接固定在屋面上,不對屋面進行二次破壞,確保屋面不漏水,并起到有效隔熱作用,滿鋪每平方米荷載小于13kg。
BIPV:指與建筑物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和安裝并與建筑物形成完美結合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作為建筑物外部結構的一部分,既具有發電功能,又具有建筑構件和建筑材料的功能,甚至還可以提升建筑物的美感,與建筑物形成完美的統一體。
屋面安裝技術方案
彩鋼瓦屋面:通過專用夾具與彩鋼瓦連接,不破壞原有屋面結構。
混凝土屋面:導水槽支撐通過化學錨栓與屋面連接,連接處涂戶外防水密封膠。
主導水槽固定在導水槽支撐上。
節約建造成本
彩鋼瓦屋面:傳統彩鋼瓦屋面需鋪設上層彩鋼瓦、中間層保溫隔熱棉、下層彩鋼瓦或鋼絲網,成本約100元/m2;BIPV系統結構只需鋪設一層薄彩鋼瓦,成本僅約50元/m2。1萬m2節省約50萬元。
混凝土屋面:傳統混凝土屋面為防止屋面老化漏水,表面鋪設一層防水卷材,成本約25元/m2。采用BIPV系統結構可省去該層防水卷材,1萬m2節省約25萬元。
實現雙倍防水
芯屋頂 BIPV 系統結構縱橫方向分別由主導水槽與次導水槽組成,下雨時,雨水流過光伏板并沿主次導水槽排向天溝,實現雙倍防水效果。